2023年,韩束凭借22部定制短剧实现33.4亿元gmv(商品交易总额),登顶2023年抖音美妆销量榜。这一成绩至今仍然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但并不妨碍有更多品牌前仆后继。
而当国内的品牌定制短剧在大杀四方时,发展如火如荼的海外短剧在这条赛道上却不怎么有引人注目的水花,究竟是正在低调拓荒,还是闷声发大财?
实际上,在一线做海外短剧的相关人员看来,做品牌植入的海外短剧还是“蛮多的”。从现有的案例来看,海外的那一套玩法和国内有相似之处,也有认知上的不同。
以比较出名的日本短剧mcn gokko club(以下简称“gokko”)为例,这个机构成立于2021年5月, 其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显示创作的以“日常生活中容易忘记的小爱”为主题的竖屏短剧,观看次数、关注度和点赞数都是在日本的短剧类别中名列第一。
(截图自gokko club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
gokko上一次被广泛讨论还是在今年4月份,热度来自“日经中文网”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日本初创企业gokko将与嘉书科技合作,前者负责拍摄和剪辑,后者负责提供短剧原作,共同打造58集短剧内容,每集时长约一分钟到一分半钟,并在嘉书科技的短剧app topshort上线。
根据“日经中文网”消息,这个合作项目将采用每月45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09元)、每年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93元)的定额收费制和按次数等计量收费制,预计总播放量将达到1亿次。
在此之前,gokko其实也一直有在制作短剧,尽管大多是1集到2集的体量,但也称之为“ショートドラマ(短剧)”。
挑战在于从零开始在日本创造一个“短剧”市场。
这是一场革命,
它提供的娱乐浓缩了新的惊喜和情感,在短时间内为
生活增添了色彩。
(截图自gokko club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
不同于短剧平台方,作为mcn机构的gokko是以各种社交媒体账号形式活跃,其在各平台的官方账号已经拥有可观的关注量(统计数据截止7约18日发稿前):
• :170万粉丝,6.15亿赞
• youtube:66.7万位订阅者,1121个视频,超8亿次观看
• x(twitter):2.66万followers
(截图自gokko club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
就拿gokko和jal合作的短剧《旅する度》来说,只有短短两集,讲述的是一对情侣在旅行过程中因为对旅行的想法不同而吵架、磨合、最终和好的故事,他们去旅行搭乘的正是jal的航班,广告植入非常自然。
(相关截图)
这部短剧在jal的官方账号上播放,获得了860万和510万的播放量,合计超千万次,可以算是账号爆款内容。从转化层面来说,根据gokko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的信息,jal的机票预订量增长270%。
(相关截图)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一个认知概念上的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播放的剧情视频究竟算不算“短剧”?
不同于国内有完善的小程序生态承接短剧,海外的短剧几乎都需要引流到各自的短剧app上观看,极少数可以通过h5观看。根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短剧app形式占比超过90%。
因此,有部分出海短剧厂商认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剧情视频并不能算作短剧,更像是一种达人素材,“和短剧还是有本质区别”。
但是在海外短剧mcn机构和网红达人看来,这样的内容就是短剧,如同gokko对自家内容的定位。
从这个维度上说,海外品牌定制短剧可以按照播放渠道不同,分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的类型和在短剧平台app上播放的类型。
前者的典型案例就是gokko,而后者的合作重心则更在于出钱的品牌方和提供制作、运营设施的平台方。
根据短剧自习室的了解,九州文化的海外短剧app“shortmax”正在开启品牌招商。目前,shortmax上已经有品牌定制短剧陆续上线,“比较多品牌剧在q4上。”
在5月份就有一部名为《alpha’s temptation: forbidden love》的品牌定制短剧释出了主演海报,集齐狼人、继兄妹禁忌之恋等元素。相关海报信息显示,这部短剧的sponsor(赞助商)是卫龙和super极寒两个品牌,由shortmax & mazepictures联合出品。
(相关海报 | 图源:小红书@南半球小树树)
而从另一个维度上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品牌定制短剧又可以按照播放账号属性不同,再细分为上线于品牌官方账号的类型和上线于达人演员账号的类型。
上线于品牌官方账号的定制短剧能够拥有更加精准的用户人群。
比如,手游pubg(绝地求生)在官方tiktok账号“pubgmobileofficialph”推出的定制短剧《dream again》,4月12日上线,总共30集,每天更新2集,首集播放量高达110万。短剧的题材是电竞,手游pubg可以丝滑地融入其中。
(相关截图)
但在品牌官方账号播放的劣势也很明显,短剧播放周期一旦拉长,就会出现流量后劲不足的情况——大结局播放量只有2000左右,数据甚至比不上日常视频,几乎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相关截图)
上线于达人演员账号的定制短剧则面向更多层次的人群,能够蹭到达人本身的流量。
3月12日,东南亚保健品头部品牌cool-vita的品牌定制短剧《hp ajaib pembaca musibah》,在达人演员icha lovely的tiktok账号“icha.lovely”上线,总共五集,单集最高播放量为233万。
cool-vita很擅长流量运营,并自建直播间和mcn机构,曾经创造29天在tiktok上造出日销2万的爆品,而icha lovely是本身拥370万粉丝的印尼达人,两者都是品牌定制短剧的加持因素。
(相关截图)
这种品牌定制剧和国内的玩法相似度很高。类比姜十七和韩束的合作,cool-vita的产品会在短剧中露出,icha lovely饰演的女主会在适当的情节口播产品特点。
(相关截图)
由上可见,即便是在海外,品牌定制短剧依然是一个有需求、也有待开发的赛道。
这个需求是多方的——品牌希望借助火爆的短剧出海东风让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短剧方希望通过品牌赞助、植入来拓展海外短剧的变现方式,减轻成本压力;短剧mcn机构希望把盘子做大,集成制作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对行业风向极其敏感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已经开始布局,比如:
tiktok for business上的「tiktok creative exchange」已有2400 短剧相关达人、300 短剧专业演员、40 短剧承制方入驻,可以直接为出海短剧厂商提供承制方和演员,缩短厂商和制作方的建联路径;
快手在巴西的短剧平台「telekwai」也有配套的营销品牌「kwai for business」,提供短剧植入的ip定制服务和品牌广告推广服务,虽然没有明确归因于这一业务的开展,但2024 年一季度快手海外业务营销收入同比增长近3倍是事实。
显然,社交媒体平台想通过做短剧mcn的方式来成为短剧商业化的连接点。
我们可以看到海外品牌定制短剧数量正在慢慢增加,参与者也越来越广泛。这其实很像是韩束靠短剧跑出来的前夜,都在默默试水,只差一个出成绩的标杆,就能让世界看见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早在今年1月8日,收购flextv母公司60%股权的纽交所上市公司megamatrix,其coo兼董事gao steven就曾经提到今年的计划之一是和海外mcn机构合作推广短剧,“结果上,我们相较于转化率,更看重品牌的影响力。”
可见,海外品牌定制短剧的风正在慢慢吹起。对此,海外制作人w向短剧自习室表示了看好:
对于品牌定制短剧的行业观察,短剧自习室后续还会推出相关文章,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短剧出海,内容先行。短剧自习室不定期更新短剧出海生态版图,方便大家对接。欢迎各位内容创作者参与,点击文末访问原文即可提交资料。